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功与之剖符
传代不绝至于莅官述职各宜明慎典刑贻庆子孙永
同休戚于戏武德贞观之间有若魏徵王圭李靖李绩 房玄龄
杜如晦等扶翼大运勤劳王家尊主庇人匪躬
致命咸有一德格于皇天缅然长怀风烈犹在其后嗣
沈翳特加优奖如庙宇 (第 10b 页)
   请罢功臣袭封表    长孙无忌
贞观十一年令诸功臣世袭刺史锡之土宇以无忌为
赵州刺史封赵国公都一十四人无忌与 房玄龄
等上
表曰臣闻质文迭变皇王之迹有殊今古相沿致理之
方乃革缅维三代习俗生(一作/靡)常爰制五等随时作教 (第 2a 页)
  代仆射濮阳公遗表一首

  代彭阳公遗表一首
  代安平公遗表一首
   遗表           房玄龄
臣闻兵恶不戢武贵止戈当今圣化所覃无远不泊(一/作)
(届/)上古所不臣者陛下皆能臣之所不制者皆能制之 (第 1b 页)
敬宗朝散大夫守国子博士刘伯庄朝散大夫行太常
博士吕才秘书丞 房玄龄
朝散大夫行太学博士马嘉
运朝散大夫行起居舍人褚遂良朝议郎守晋王友姚
思聪(唐书/作廉)太子舍人司马宅 (第 9a 页)
真又死王事汉诛霍禹不毁霍光之坟房遗爱伏诛罪
不诛于 玄龄
此前代及圣朝之故事也康诰曰父子兄
弟罪不相及若将易之无乃罪及良臣且伤大体乎上
改容曰非卿言何由知此( (第 11a 页)
   政事堂记        李 华
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已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

之所(一无此/六字)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起复授 司空房
玄龄
起复(一无此/二字)授左仆射魏徵授太子太师皆知门
下省事至高祖光宅元年裴炎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
相笔乃 (第 5b 页)
所由上陈利害且曰取于人而未酬其直焉
得有馀是其言不可谓之无謇谔矣伏以国朝宰辅谥
文而兼字者代有人焉故 房玄龄
谥曰 (第 7b 页)
文昭
狄仁杰谥
曰文惠魏徵陆象先苏环宋璟张说崔祐甫并谥曰文
贞刘仁轨刘幽宋姚元崇裴耀卿张九龄并谥曰文献 …… (第 7b 页)
韩休并谥曰文忠薛元超曰文懿卢怀慎曰文
成苏颋曰文宪杨绾曰文简其馀不可悉数若以文包
美不宜以他字配之则 房玄龄
狄仁杰以降昭惠贞献
忠懿成简皆不得正矣我唐声明文物垂二百年更阅
群才发挥王度岂议名之典独未得中耶不然 …… (第 8a 页)
   又议
议曰郑珣瑜两字之谥今太常请依前谥曰文献者夫
谥者春秋褒贬之旨也仲尼书法随类推广虽一字褒
贬其文犹博盖欲指明事业以昭示后代俾后之人惩

其恶(一有/而字)劝其善故不可苟夫谥一字正也尧舜禹汤
周公召公是也两字非正也故谥法不载或人臣不守
彝章苟逞异端考烈慎静(史作/靓)是也或时主之权以功
德加厚于臣也萧何霍光 房玄龄
魏徵是也不当加而
僣也孔光刘宽薛元超李元纮是也三字过也贞惠文
(一有/子字)是也亦谥法所不载也古今无 …… (第 9b 页)
掩之不足辩也今所议两字之谥亦又
不当其议固(一作/故)不足斥也前巽之言过矣但两字之
谥加等之美以萧何 房玄龄
言不在珣瑜也巽虽不敏
至于言谥美以感(一作/惑)人听此尝所激切而不平也终
不欲有僣齿于萧何 (第 12a 页)
房玄龄
之宗又不欲有造次拟于
魏文贞姚元崇宋璟刘幽求之谠言悟主茂绩殊勋也
夫前车之覆后车所以易辙也前有司之失 …… (第 12a 页)
诫也考烈慎静孔光刘宽薛元超李元纮之同于禹汤
文武萧何霍光 房玄龄
魏徵前有司之过后之专笔削
者宜有以矫之也不矫之典礼寝乱矣有司不可以尤
而效之也不可以党所见而遂僣典也 (第 12b 页)
   陇州司马杨公神道碑   前 人
公讳忠(集作/志)诚字某弘农华阴人也厥初生人为姫伯
之祖因邑命氏有杨侯之胤其后东凌奋而开国西汉
盛而移关门庐隐隐亘连桃塞之上碑阙岩岩蔽满华
山之下明德之后世有人焉大王父隋直阁将军岷尉
抚豪道五州刺史 邢国公
讳贵大父故左卫副率慈汾
二州刺史静公讳誉考故常州刺史工部侍郎鸿胪卿
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太子少师赐开 (第 17a 页)
华就楚众离乾阳毕功隋人解
体今民力未及隋日而役残创之人袭亡国弊臣恐陛
下之过甚于炀帝
  谏伐高丽疏 (房玄龄/
) (第 19a 页)
  陵庙日时朔祭议(李翱/)
徵事郎守国子监博士史馆修撰臣李翱等谨献议曰
国语曰王者日祭礼记曰王立七庙皆月祭之周礼不
载日祭月祭惟四时之祭礿祠蒸尝汉朝皆杂而有之
盖遭秦火诗书礼经烬灭编残简缺汉乃求之先儒穿

凿各伸已见皆托古圣贤之名以信其语故其所记各
不同也古者庙有寝而不墓祭秦汉始建寝庙于园陵
而上食焉国家因之而不改贞观开元礼并无宗庙日
祭月祭之礼盖以日祭月祭既已行于陵寝矣故太庙
之中每岁五享六告而已不然者 房玄龄
魏徵之辈皆
一代名臣穷极经史岂不见国语礼记有日祭月祭之
辞乎斯足以明矣伏以太庙之享笾豆牲牢三代之通 (第 17a 页)
萧条万里地
无种落始得出重泉而见白日披氛雾而睹青天臣伏
见太宗谓群臣曰南荒西域自远而至其故何哉宰臣 房玄龄
对曰殊域来朝者中国乂安帝德遐被所致也
太宗曰向中国不安亦何缘而至朕睹此怀惧何者昔
秦始皇并吞六国汉武 (第 5a 页)
  礼乐

唐初即用隋礼至太宗时 中书令房玄龄
秘书监魏徵
与礼官学士等因隋之礼增以天子上陵朝庙养老大
射讲武读时令纳皇后皇太子入学太常行陵合朔陈 (第 4a 页)
  刘静修从祀议(刘定之/)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仿佛而进退
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亮则傲睨
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裕宗不能留世祖
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言者遽欲以因
列诸孔庙从祀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详议建言者谓
颜子未尝著书而配享孔子不可以因未著书而不之

取夫颜子何可当也孔子之道传之颜子后世取信于
孔子之言其言具于论语载于中庸见于孟子存于易
系辞等书不一而足虽颜子未尝著书不害其为传道
也譬如萧何无战功而高祖取为汉臣之首 房乔
无战
功而太宗取为唐臣之首所谓知臣莫若君知弟子莫
若师者此之谓也今以因未著书而仰攀颜子为比则
是人臣 (第 14b 页)
出巡盖恐犯者众
也人人感悦而事集八年亲征北塞命辅导皇孙留守
北京兼掌行在六部都察院大理寺事谕之曰朕以
玄龄
委卿卿其尽心辅导时京邑诸司草创公每旦入
朝独近扆前参决机务退至政事堂郎官御史抱案盈
庭公口应手判不动 (第 19b 页)
凝与福畤辈依并时
事从而附益之也何则其所称朋友门人皆隋唐之际
将相名臣如苏威杨素贺若弼李德林李靖窦威 房玄
杜如晦王圭魏徵陈叔达薛收之徒考诸旧史无一
人语及通名者隋史唐初为也亦未尝载其名于儒林 (第 27b 页)
  议刘静修薛文清从祀(刘定之/)
谨按元儒容城刘因德性刚正学识明悟所作诗文理

趣出人意表非腐儒曲学循行数墨者所彷佛而
进退之际安于义命若其称许管幼安咏叹陶元
亮则傲睨浊世涕唾禄爵之本心可见也是以裕宗
不能留世祖不能致因岂不可谓之贤也哉然而建
言者遽欲以因列诸孔庙则事体甚重不可以不
详议建言者谓颜子未尝著书而配享孔子不可
以因未尝著书而不之取夫颜子何可当也孔子
之道传之颜子后世取信于孔子之言其言具于论

语载于中庸见于孟子存于易系辞等书不一而
足虽颜子未尝著书不害其为传道也譬如萧何
无战功而高祖取为汉臣之首 房乔
无战功而太
宗取为唐臣之首所谓知臣莫若君知弟莫若师
者此之谓也今以因未著书而仰攀颜子为比则
是人臣无 (第 8b 页)
  乘轿说(李濂/)
或问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吾闻诸
易矣然则仕者之乘轿也果昉于何代乎李子曰古无
是制也故不见于经汉淮南王安諌击闽越书有曰舆
轿而隃岭轿始见于此按后汉井丹传信阳侯阴就光
烈后弟也以外戚骄贵丹在就坐上见左右进辇乃笑
曰吾闻桀驾人车岂此也就不得已而却辇繇此观之

是两汉之君尚未有舆人辇者而臣岂有用肩舆者哉
魏晋以来朝士皆驾牛车或乘马三公大臣有老病者
君命赐舆犹力辞乃受昔钟繇有膝疾拜起弗便华歆
亦以高年疾朝见并令载舆工殿唐太宗时 司空房玄
病稍间诏许肩舆入殿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太宗
赐步舆令宿卫之士举入东宫此皆出于一时特命岂
贵显者所得通用 (第 6b 页)
  刑统赋解序(朱升/)
魏文侯师李悝者法经六篇曰盗法曰贼法曰囚法曰
捕法曰杂法曰具法卫鞅受之以相秦改法为律汉相
萧何增户兴厩三篇为九章之律叔孙通益所不及为
十八篇武帝作见纵监临部主之法魏命陈群等增损

汉制为十八篇晋命贾充等增损汉魏为二十篇南北
两朝沿革不一唐因隋制令 房玄龄
等斟酌损益为十
二篇高宗永徽中长孙无忌等复增疏义名例第一魏
因汉旧改其律为刑名第一晋贾充等于刑名中分 (第 2b 页)
  月赋(有序/)         (宋/)汪 莘

余少时读谢希逸月赋见其徵引陈熟比兴寒窘大抵
拙于文而乏于理窃尝以为恨至今取而再三观之皆
不能易少时所见因搜其平生所得于月者假唐太宗 房玄龄
对问而为之赋云
太宗与秦府十八学士讲道于瀛洲之上于时宫壶漏
稀月色如昼凭栏四顾河山若绣太宗慨然谓 (第 3a 页)
玄龄

夫月何自生 (第 3a 页)
玄龄
稽首而对曰臣闻月生于坎水主
内光在坎则隐因离则彰其阖处阴其辟随阳魂生震 (第 3a 页)
始魄露巽旁二少分上下之弦两纯括晦望之囊八卦
相禅为月纪纲观于卦画其义可详青者月魂黑者月
魄出扶桑而五彩暨中天而迥白此月之变也皆阴阳
之相客太宗曰月之义既闻之矣然则月之运行如何 玄龄
曰其始也一气茫然有物潜珍两仪洞开望之如
神于是清风龙翔而启涂丹霞凤翥而扶轮提白昼于
既暝俟东皇于未晨 …… (第 3b 页)
或送臣于小桥或迎臣于柴门或带苔纹而黏屐齿
或移花影而泛清樽太宗曰噫士民之月不亦乐哉然
则月之德性何如 玄龄
避席而辞曰大哉陛下之问臣
不足以与此太宗曰卿其勿辞 (第 5a 页)
玄龄
乃言曰月之德性
至矣妙矣惜乎赋家者流未有能声条振理者也夫太
极肇判天一生水天一之精凝为月体仰射天外下 (第 5a 页)
  凌烟阁赋(有序/)       (元/)孟 泌
序云人君创一代之业必有一代之臣为之佐命故能
成不世之功有功之不报岂为人主之道欤此太宗所

以图功臣之意也获居是列者若赵公长孙无忌赵郡
元王孝恭莱成公杜如晦郑文贞公魏徵梁公 房玄龄
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宋公萧瑀褒忠
壮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忠公屈突通郧节公殷开
山谯襄公柴绍 (第 17b 页)